循序渐进 不拘一格


——以《拾贝壳的小姑娘》教学谈感悟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感悟”一词,它是本次课改的重要概念之一。“感悟”是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心理过程,包含了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和由此引起的思维与发现,是主动读书、创造性读书的思维体现,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回顾语文教育历史,解释文本、分析讲解内容等传统方式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的主观感受被忽略了。为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感悟”,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拾贝壳的小姑娘》一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对于这样一篇能使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本,教学中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加深内心体验,把握人物形象,感悟真善美的人性,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下面,以《拾贝壳的小姑娘》一课的为例来谈谈如何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感悟的层次

阅读教学中,“感悟”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感”,即教育心理学所说的“感知”,是阅读主体对阅读材料的信息接受,也就是解决“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文章写了哪些内容”等问题,属于感性认识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悟”,是阅读主体受阅读材料作用,在“感”的过程中或在“感”的基础上引发的思考、理解和创造,体现着阅读主体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这是阅读教学的较高境界,属于理性认识层面。可以说,“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深化,“感悟”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的层次推进过程。

1、初读感知。语文课本,首先应是读本。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地读,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读本有整体的感知。钱梦龙老师有这么一段论述:“教学设计,大至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构思,小至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必须有一个‘制高点’,才能居高临下,统揽全局。”这篇课文,篇幅相当长。教师巧妙地运用“当画家(  )时,小姑娘(  )”的说句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根据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感知课文,捕捉信息,相互补充,话题辐射全文的相关内容。

2、再读浅悟。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是“感悟”的基础。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拾贝壳的小姑娘和学生年龄相仿,心相印、息相通,有些孩子在生活中也有与小姑娘类似的经历,因此,学生对这一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文本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从反复的读中对同龄人的特点也有了一个粗略的感受。因此,借助“小姑娘真(  )啊!”的句式表达出诸如“善良、真诚、乐于助人 ”这样的词。但这是学生对文本中的小姑娘一个直接的认识,学生的认识主要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大多数学生的感悟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

3、研读深悟。要使学生的“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价值,我们仍要凭借语言文字,从研读语段入手。学生只有借助语言文字这一“思维的物质外壳”对文本所反映的“内核”进行认识加工,才得以有所深悟。首先,教师借助小姑娘神情变化的图片,延伸教材,使文本、图片相得益彰,描述图片、为图取名深入了解人物思想内涵,在对比表达中把学生引向广远境界。接着,还是以读为基本手段,采用多种阅读方法——默读、略读、精读、跳读、选读,抓住小姑娘神情变化的语段,反反复复地朗读,仔仔细细地品味,与文中的小姑娘同焦急、同激动、同等待、同欢呼,从而去发现、去领悟小姑娘等待的不易,人性的善良。然后,采用读后的讨论、谈体会,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示自己的感悟过程。学生的思维、情感在教师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过渡语、适时的教学点拨和反复的朗读、品味、互相启发中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整个过程,含而不露、隐而不晦地把情感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中,通过对重点词语“焦急、激动”的讨论,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小姑娘人格的熏陶与感染。

二、不拘一格,精心创设感悟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为学生铺就一个个感悟的平台呢?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关键是引导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课堂上就会逐步达到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境界。

师生共同搭建了感悟的平台,到“小姑娘和画家”的情感世界里走了一趟,整体感悟,细处摄神。学生通过读文、赏美、悟情等多种渠道,为小姑娘的善良、诚实而赞叹,经历了一次人格与精神上的感悟和熏陶,提升了情感、审美价值,是学生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积极主动感悟的过程。

1、在朗读体会中感悟。朗读浓缩了个人的体会和独特的感受。优美的读不仅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本途径,而且给读者和听者以具体的启迪。实践读,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充分地、真正地读,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真正是阅读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读,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参与、指导、引导、评价上,教师的点拨就成为学生“读”与“悟”的桥梁。“我从你们的表情中读懂了羡慕。”“听着你们的读,我仿佛身临其境。”“就让我们和着音乐读读这感人的场面吧。”通过教师的指点、引导,重在让学生从中去领会、去感悟,学生揣摩调整自己的朗读,使流露的感情与小姑娘融为一体,与作者融为一体,读得更好,悟得更深。

2、在想象补白中感悟。清初学者陆世仪说:“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 想象是思的表现方式之一,它具有极大的跳跃性,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记忆中的共鸣。着眼“羡慕”、“谢绝”、“归还”这一出人意料、矛盾之处置疑:小姑娘为什么要谢绝自己如此羡慕的东西?分别用想象去补白小姑娘羡慕、谢绝时的内心活动,帮助学生领悟人物内涵。通过对这些词的细细品味,可以体会出小姑娘此时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是很喜欢贝壳,另一方面是善良的人性,这是满足自己与不计回报的取舍,是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若不展开联想,是无法领悟到这些内涵的。这样做,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文本的内核,挖掘了隐藏于文本中的潜信息,顺利解决了难点,在想象补白的过程中丰富了小姑娘的人性,在前后比较中使小姑娘形象更加感人。

3、在融情创作中感悟。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坚决屏弃繁琐分析,屏弃抽象说教,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文本的思想感情浸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到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创作诗歌是学生对景美、人更美的文本再创造的主观愿望,是学生真情的流露,也是学生感悟文本的至高境界。文本中那些灵动的语言催生着学生情感,唤醒着学生情感,丰富着学生情感。文中小姑娘的美,是学生用眼寻找出来的,用心感悟出来的。文本所蕴涵的情感价值,不是以“告诉”的方式,而是以“感悟”的方式呈现出来。此处紧扣了“情”,着力体现了“悟”。学生在诗歌创作中表情,在推敲用词中悟情,在配乐朗读中蕴情,在自由赞美中抒情,由浅入深地展示了学生自主感悟、情感升华的过程,此时的课堂成了表达与交流的乐园,学生的感悟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撞击、交流。

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情感不断高涨,享受着语言文字的精彩与美妙,享受着再创造的愉悦。学生融情创作、积极实践,在不断闪现的智慧火花中深入感悟、体验创造、享受成功。

 张瑜

2010-5-22